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种业管理司 > 品种全链条管理
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刊(第4期)
新修订《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9月1日实施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5年第3号令,修订《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部分条款,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这是品种登记制度实施8年以来首次修订,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健全种业振兴行动制度保障,主要作了三方面修改:一是强化品种差异性审查。要求具备DNA指纹检测技术标准的登记作物,申请品种登记时应当提交DNA指纹检测报告,达到规定分子位点差异的方可登记,从源头上防止“仿种子”、遏制同质化。二是完善品种登记审批程序。增加品种登记前和撤销前的公示程序,强化社会监督,审批程序更加规范完善。三是严格已销售品种登记要求。对2017年5月登记制度实施前已推广销售的品种,申请登记时应当提交销售发票,证明已上市推广。下一步,种业司将会同全国农技中心认真落实新修订品种登记办法,完善品种登记指南、审查规范,严格DNA指纹检测等具体要求,抓好新修订办法宣传解读,帮助育种单位和企业准确把握品种登记最新要求,持续释放从严加强登记品种全链条管理的信号。
2025年国家级品种审定试验专项检查扎实开展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部署,常态化开展品种审定自主试验整治,全国农技中心7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级品种审定试验检查工作,在7月至9月关键生长时期派出7个检查组,采取自查自纠、飞行检查、实地抽查等方式,开展国家级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审定统一试验、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和特殊类型品种自主试验监督检查。一是对“两个通道”自主试验整治开展“回头看”。对近两年通报(国品审办〔2023〕15号、国品审办〔2025〕5号)的绿色通道、联合体违规试验主体进行“回头看”,核查问题整改是否落实到位,检查本年度试验实施情况。二是对品种试验实施质量进行“实地核”。通过室内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对各渠道参试品种试验档案以及各试点试验设计、方案落实、调查记载、田间管理等情况进行逐一核查。三是对参试品种备查样品实行“随机抽”。检查试验牵头单位是否留存参试品种样品,并随机抽取试验品种田间试验、特性鉴定等种子样品,开展一致性等抽查检测。下一步,全国农技中心将组织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及时汇总报送检查结果,强化试验监管和技术指导,依法严厉查处试验违规行为,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国家品种审定试验质量。
(调度宣传组,种业司品种管理处,农技中心品种登记处、品种区试处供稿)
地 方 动 态
花生优异种质展示共享与创新利用活动在武汉举办 近日,按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安排,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湖北武汉举办花生优异种质展示共享与创新利用活动。本次活动现场展示了90份完成精准鉴定的高油、高蛋白、高油酸、抗青枯病、抗黄曲霉等优异种质资源,1600多份正在鉴定的花生种质资源,以及410份野生花生种质资源,更好更快、有针对性服务科研育种,为花生品种创新和“一扩双提”行动提供种质支撑。部省两级种业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科研育种单位、种子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并结合花生产业发展需求,探讨研究加快花生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育种创新利用等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
(调度宣传组,种业司资源管理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