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种业管理司  >  品种全链条管理

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刊(第15期)

日期:2025-09-25 作者: 来源:种业管理司 【字号: 打印本页
 

 

全国秋冬种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稳步开展  当前正值秋冬用种高峰期,为帮助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推进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我部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依据品种推广表现,集中推介小麦优良品种34个,其中骨干型11个、成长型10个、苗头型11个、特专型2个;推介油菜优良品种29个,其中骨干型9个、成长型9个、苗头型6个、特专型5个,形成相对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同时指导各地立足实际遴选推介一批生产上表现突出的优良主导品种,为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供良种支撑。河南省根据全省5个小麦生态区主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针对性地布局推广郑麦1860等小麦主导品种66个。湖北省印发通知筛选推介鄂麦590等小麦主导品种、中油杂39等油菜品种各10个,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品种制定个性化种植技术方案,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陕西省按照关中灌区等3个小麦种植区推介伟隆169等小麦主导品种22个,按照渭北塬区等3个油菜种植区推介甘杂1号等油菜主导品种12个,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和现场观摩。此外,河北、山东、江苏、四川、浙江等省也相应发布了一批秋冬种主导品种,加快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步伐。

 

国家玉米花生新品种展示示范暨品种试验培训班举办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南中原农谷举办2025年国家玉米花生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近几年选育的京科501、YD819、中育花106等玉米花生新品种200余个,并成立鉴评专家组对品种产量、品质、抗性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鉴评结果将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信息平台发布,供广大用种农户和企业选择参考,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同期还举办了全国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培训班,围绕品种试验审定工作要求、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试验抗病性鉴定、玉米抗逆育种目标和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了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品种试验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品种全链条管理要求。


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推出“精准鉴定好种质”专栏  为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利用,近日种业司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在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推出“精准鉴定好种质”专栏,分批次展示精准鉴定发掘的优异种质资源,方便育种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了解和共享交流服务育种创新2021年部启动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解析国家库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利用价值,目前已完成60种作物36万份资源的基因型鉴定和5万份核心种质资源多年多点表型鉴定,挖掘高产、优质、耐逆、抗病等优异种质资源2943份专栏第一期发布了玉米穗腐病抗性优异种质资源穗腐病又叫穗粒腐病,是我国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病率5%—10%、严重时达30%—40%,容易引起黄曲霉素等毒素含量超标。目前通过对玉米种质资源基因型和表型鉴定分析,已发掘出育种利用价值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234份,其中包括血红炸包谷、郑寨活棒子等抗穗腐病资源17份,有望解决穗腐病“抗源”缺乏的问题。


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持续推进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组在河南新乡举办2025年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推进交流活动。目前联合攻关16家优势科研育种单位企业协同建立花生主要病害等鉴定平台和覆盖全国主产区的新品种测试网络,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先后培育了一批高产高效、高油高油酸、耐盐碱等花生新品种,其中豫花176号、中育花106等新品种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下一步,国家花生育种联合攻关将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要求,加强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和DNA指纹检测,完善优异资源共享平台新品种测试网络加快优质多抗、适宜机械化、耐盐碱等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品种支撑。


(调度宣传组,种业司品种管理处、资源管理处、创新发展处,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品种登记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