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刊(第5期)
工 作 动 态
我部出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DNA指纹检测审查新要求 为深入贯彻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落实新修订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提升品种登记质量水平,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印发通知明确了品种登记申请受理审查DNA指纹检测等有关新要求,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一是已具备DNA指纹检测行业技术标准的作物申请登记前应提交品种DNA指纹检测报告。二是已构建DNA指纹库的向日葵、黄瓜、甜瓜、番茄、西瓜等检测报告还应包含品种DNA指纹比对筛查结果,并在省级审查通过后提交种子样品、清单和承诺书,用于DNA指纹复核抽查和指纹库构建。三是检测结果报告须由具备相应作物DNA分子指纹检测资质的种子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机构对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下一步,全国农技中心将强化DNA指纹检测技术在品种登记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国家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建设,常态化开展登记品种“仿种子”清理,对于弄虚作假行为依法从严管理,不断提升品种登记质量水平。
马铃薯种薯专项整治扎实推进 为严格马铃薯种薯市场监管,着力提升种薯质量水平,种业司按照2025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安排,聚焦种薯案件金额占全国八成的内蒙古、河北两地,强化市场、企业、基地监督检查,深入推进种薯专项整治。一是强化监督抽查。核查内蒙古、河北两地企业93家,抽检种薯样品130余批次1.6万余个,合格率超过95%。对不合格样品及时通报处理,严防入市下田。同时加大马铃薯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力度,两地产地检疫田间调查面积同比分别增长5.1%和4.3%。二是严惩违法行为。强化部省联动、省际协同的案件查处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转办案件线索,严查无证生产经营、商品薯冒充种薯、携带病害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做好纠纷调解和损失赔偿,目前已依法立案查处案件5起。三是推进质量认证。今年首次将马铃薯种薯纳入种子质量认证,配合开展种薯质量认证机构认定工作,组织召开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推进会,加快认证种薯的推广与应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导向。下一步,种业司将会同有关单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增加抽检频次和覆盖面,严防不合格种薯流入市场。深入推进种薯认证工作,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参与种薯认证,全面提升种薯质量。
(调度宣传组,种业司品种管理处、市场监管处,农技中心品种登记技术处供稿)
地 方 进 展
河北省发布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加强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以高水平司法服务保障种业创新发展,河北省人民法院从全省法院2023—2024年审结案件中评选出“济麦22”案、“石新633”案、“伟科702”案、“烟薯25”案、“天赐麦1号”案、“强硕68”案、“沃玉3号”案等7件植物新品种保护典型案例,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些典型案例反映了近两年来河北省人民法院联合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加强种业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生动实践,体现出明确的司法保护导向。一是强化侵权行为实质认定,严格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二是依法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破解品种维权障碍。三是加大刑事制裁力度,筑牢种业安全法治防线。四是落实协同保护机制,构建全链条保护大格局。下一步,河北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机制,着力打造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精品案例,为种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调度宣传组,种业司品种管理处、市场监管处供稿,摘自河北法院网)